2021年人才需求单位简介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具有60余年学科积淀,在我国率先开展数字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等领域研究,系列研究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4项国家科技奖。学院累计为国家培养了30000余名通信行业高级技术人才。目前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5个本科专业。拥有移动通信终端与网络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8个,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院专兼职教师250余人,在校本科生2600余人、研究生1300余人、留学生60余人。
学院网站:http://scie.cqupt.edu.cn/
联系人:阎老师
联系电话:023-62460517
联系邮箱:yanying@cqupt.edu.cn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庆市“双一流”学科、重庆市重点学科(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B+”等级,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拥有国家国际合作基地、计算智能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众创空间、协同创新中心等11个;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和里贾纳大学、韩国仁荷大学等共建多个国际合作研究机构。现有教职工120余人,其中包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省部级以上人才16人;在校本科生2400余人,硕士研究生900余人,博士研究生70余人。
学院网站:http://cs.cqupt.edu.cn
联系人:曾老师
联系电话:023-62460068
联系邮箱:zenglm@cqupt.edu.cn
自动化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
自动化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是我校科研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科技部国际合作示范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8个科研平台,牵头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等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研发了全球首款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渝芯一号。研制的“行者一号”机器人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牵头制定3项物联网国际标准,在工业物联网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拥有国际认可的核心技术,初步形成了专利保护群。近年来,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5项;获得授权专利100余项(其中,PCT专利8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5项)。
学院拥有一支以国家级、省部级人才为核心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以省部级创新群体为核心的教学科研团队、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现有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和机器人工程6个本科专业。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和在职(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学院网站:http://ac.cqupt.edu.cn/
联系人:慕老师
联系电话:023-62471304
联系邮箱:mucl@cqupt.edu.cn
先进制造工程学院
学院适应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面向“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培养创新性工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学院拥有 “机械工程”重庆市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学位授权点,与国内著名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重庆市三特专业、一流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和智能制造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一支年轻的教学科研队伍,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83%,IEC/TC59/WG16、WG5专家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博导3人;省部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学院建有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信息无障碍工程研发中心、重庆市服务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智能系统与机器人研究所、制造业信息化研究中心、虚拟设计与仿真技术研究所、汽车动力系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智能制造装备与智能物流技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以及中央与地方共建数字化(智能化)实验实训中心。
学院与德国汉堡大学、英国Essex大学、长安集团、重庆机电控股、华中数控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和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
学院网站:http://same.cqupt.edu.cn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23-62480054
联系邮箱:lixueqin@cqupt.edu.cn
光电工程学院
学院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光学工程2个重庆市“双一流”重点学科及硕士点,6个本科专业,7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现有教职工136名,在校本科生超过2000名,研究生300多名。近年来,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十三五”装备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省部级科研项目15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0余项,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芯片研发为目标,在DMB芯片、BAN芯片、远程可信传输芯片的研发上取得原始创新成果;以高端数字医疗设备研发为核心,在血液净化系统研发上取得重大进展;以传感器为代表的光电器件研发为重点,在专用传感器开发及系统应用方面取得一批关键成果;以基础研究为助力,在半导体材料理论、量子调控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学院网站:http://ee.cqupt.edu.cn/
联系人:孙老师
联系电话:023-62460522
联系邮箱:sunyq@cqupt.edu.cn
软件工程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是依托学校信息通信学科特色和优势,顺应国家发展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的重大需求,依据《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文件于2002年成立的重庆市首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重庆市本科高校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软件工程学科是全国首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建院近20年来,为软件及信息技术相关行业输送了5000余名各类人才,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是重庆市软件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十佳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推动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发展杰出机构”、软通动力“优秀人才输送基地”。
学院网站:http://202.202.43.26/software/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23-62487730
联系邮箱:wangbin@cqupt.edu.cn
生物信息学院
生物信息学院成立于2000年,围绕健康信息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用”地方经济服务。学院现有教师59人,其中正高级13人,副高级21人,博士42人;国家级人才1人,省(部)级人才8人。
学院拥有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学两个硕士点,有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医学工程为重庆市该领域首批“三特”专业和重庆市一流专业;生物信息学是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生物信息学专业。
学院建有重庆市医用电子与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数字医疗装备与系统重庆市工程实验室、大数据生物智能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智慧医疗创新团队。获6次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建设项目,拥有2500多万元仪器设备。科学研究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主持和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及国家国际合作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200多项,发表科研论文6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获得国家专利100多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多项。
学院网站:http://swxy.cqupt.edu.cn/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23-62460905
联系邮箱: wanggl@cqupt.edu.cn
理学院
理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15人,其中高级职称56人、博士71人、获得省部级人才称号(人才项目)20余人次。有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数据计算及应用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专业为重庆市“一流”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重庆市特色专业;有物理学、系统科学、数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其中物理学为重庆市“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复杂系统智能分析与决策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复杂系统与仿真控制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共建)、光电信息感测与传输技术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共建),有光信息材料实验室、基础物理实验、复杂系统智能分析与决策科研平台、大学物理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物理学创新实践中心等5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有“理论物理”重庆市科研创新团队,“大学物理教学部”、“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等2个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
近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教研项目100余项;发表SCI期刊论文30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30篇、ESI Hot Paper两篇;出版教材著作20余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教学类奖项20余项,其中重庆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学院网站:http://lxy.cqupt.edu.cn
联系人:黄老师
联系电话:023-62471721
联系邮箱:huangyh@cqupt.edu.cn
经济管理学院/现代邮政学院
学院成立于1983年。现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省部级重点学科,是重庆邮电大学博士点重点建设单位,有管理科学与工程、项目管理和物流工程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经济学等10个本科专业,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被评为重庆市特色专业、重庆市本科高校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和重庆市一流专业,“电子商务”被评为重庆市特色专业,“市场营销”被评为重庆市一流专业。学院有正式教职工120余人,其中有包括巴渝学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在内的教授20人,副教授38人,博士60余人,另有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和外聘研究生导师20余人。有研究生330余名,本科生2000余名,其中有来自韩国、越南等2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150余名。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了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5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80余项,科研总经费2500余万元;发表SCI/SSCI等高水平论文3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
学院网站:http://jgxy.cqupt.edu.cn/
联系人:吴老师
联系电话:023-62461439
联系邮箱:wuliping@cqupt.edu.cn
传媒艺术学院
传媒艺术学院是重庆邮电大学主动适应现代传媒和文化艺术产业的迅速崛起,信息产业领域不断拓展,数字创意产业经济不断升温的时代要求,于2002年设立的艺术类专业教学科研单位。充分发挥重庆邮电大学信息技术学科的优势,将信息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和现代传媒艺术进行有效“融合”,坚持“以创意见长,拿作品说话”的成才途径,培养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媒介素养,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进行信息内容的策划、创作和传播的适应融媒体时代要求的传媒艺术人才。
在校学生2100多人,现开设了广播电视编导、动画、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六个本科专业。在广播电视和艺术设计两个大的领域招收 “电视编导与制作”、“动漫创作与制作”、“移动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和“网络艺术设计”五个研究方向的艺术硕士(MFA)。
学院是中国视协电视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高教影视教育艺术委员会理事单位;重庆市学校艺术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影视编导与传媒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重庆市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数码媒体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美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重庆市工商联创意产业商会会员单位;中国通信协会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公益广告创作基地;重庆市高校摄影协会副主席单位;重庆邮电大学数字媒体创意创新实践基地。
学院是重庆市高等学校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市数字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三特”学科群和专业建设点;具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重庆市首批一流专业。
具有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现有在编教师109人,专任教师中博士、硕士学历教师占90%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40%。学院激励教师到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进修培训、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与国内外相关专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具有密切合作关系。
学院网站:http://cmys.cqupt.edu.cn/
联系人:田老师
联系电话:023-62461192
联系邮箱:tianfr@cqupt.edu.cn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1年,学院设有英语系、大学英语教学一部、大学英语教学二部、外语教育与电化教育中心、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语言测试研究中心、信息科技文献翻译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 有教授6人、副教授28人、博士12人、硕士生导师13人,多数教师有国外留学经历,常年聘请外教数名。
学院承担了全校20000名左右本科学生、近3000名研究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任务以及约360名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任务。2015年开始招收翻译硕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信息技术翻译人才,目前承担了58名翻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任务。
为顺应大学英语改革,以及英语专业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的需要,我院急需引进既能承担教学任务,又能致力于科学研究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学院网站:http://cfl.cqupt.edu.cn/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23-62460060
联系邮箱: wyxybgs@cqupt.edu.cn
投递简历时请邮件注明:应聘岗位-学历-专业-学校-信息来源于中研博硕英才网
当前页浏览量:无数据